撰文: Freeman Ho 話說小弟剛剛趁著長假期到訪了蘇格蘭十天,除了每天不停喝酒外,當然少不了要逛酒廠。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總共走訪了Islay, Speyside, Highland 及Lowland 4個地區總共13間酒廠的不同tasting 及tour,行程尚算相當緊密。當然,去得多自然有所比較,各家酒廠願意透露的資訊各有不同,「大方」程度各有不同,導遊的質素亦各有參差。總結這次旅程,確實認為有幾所酒廠的經歷是特別值得與大家分享,其中一所令我特別驚喜的,就是位於Findhorn, Speyside 的小酒廠– Benromach Distillery。 歷史 先說少少Benromach的歷史,雖然Benromach是所「新酒廠」,但卻是成立於1898年,它在往後的80多年間先後經歷了4次的閉廠,1次的重建,但還是逃不過80年代蘇格蘭威士忌廠的倒閉朝,由上手擁有者DCL (Diageo前身)將其連同旗下數間威士忌廠一起關閉,並且徹底移除當中所有器材及設備,只餘下倉庫及存貨。直至1992年,著名家族裝瓶商Gordon & Macphail把其品牌連同所有存貨買下,銳意重新打造出他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傳統」Speyside威士忌,因此現在的Benromach亦算是少數由單一家族營運的酒廠之一。由於所有原先設備已經不復存在,新的廠房設計完全是根據G&M心目中的理想形態去重新打造,現在的Benromach亦算得上近乎全新的酒廠,和1983年以前的Benromach已經沾不上任何關係了。 導賞 說回這次的Tour,我和朋友參興的歷時2小時左右的Heritage Tour, 行程包括酒廠完整的導賞以及5款Benromach 酒款的Tasting。由於過程全程不準拍照,不少廠內圖片均參考網上圖片。 導賞一開始的時候會播放一段數分鐘的短片(其實於其網站上也可以看到),內容主要強調Benromach 是一所比傳統酒廠更強調傳統造法的新酒廠,堅持做出帶有淡淡泥媒煙燻味的果香,這種他們認為已經失傳已久的傳統Speyside 風格威士忌。片中多次強調酒廠如何使用「破新立舊」手法去回歸傳統,把失傳的味道重新帶回來。 負責帶領的們的Tour Guide 是一名60多歲的老翁,他本身自己也是一名whisky geek,曾經在Cardhu,Cragganmore,Macallan 等數間不同的酒廠工作,經驗豐富彷如一本活字典,使得這個tour成為這次旅程的亮點。 磨麥 一般酒廠導賞流程都是由Malting > Mashing > Fermentation > Distillation ...
Read More »[新酒速遞] SMWS Feis Ile 特別版
Feis Ile除了Islay的蒸餾廠會推出特別版去慶祝外,近年來SMWS亦共襄盛舉,為Feis Ile推出了數支特別版,今年暫時流出了三支酒標,讓我們來看看今年SMWS有甚麼Feis Ile的特別版。
Read More »四國威士忌寶庫 – Bar Shamrock
走到日本四國高松市,Shamrock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威士忌酒吧,甫推開門,酒保身後的架上已放滿密麻麻的威士忌。連同牆邊,桌上,大約數數已有1000款,地區主要為蘇格蘭,也有一些舊裝瓶的酒。 當然也不乏日本蒸餾廠的作品,好像這瓶山崎水楢1986 20年Owner’s Cask,已是可遇不可求。 店主「前川英俊」英文非常流利,大家可以盡情和他交談,而身為Glenlivet品牌大使的他,也表示非常喜歡海洋風格的Talisker 及Old Pulteney。 如果有機會到高松,一定要去拜訪Mr.Handsome。他會從倉庫內拿些珍品和你分享! 重要的是,價錢很便宜!
Read More »在同一個Age Statement之下,Cask Strength代表了什麼?
隨住飲威士忌的時間多了,心中都有迷思:即使是酒標上寫上同一個age statement,以Cask Strength或高酒精度裝樽的威士忌都會與普通版的威士忌(即是較低酒精度的威士忌),不論香味、味道或是價錢上都有很多的不同。例子有Benromach 10 years old (Tasting Note) vs Benromach 10 years old 100 proof (Tasting Note) ,Laprohaig 10 years old vs Laprohaig 10 years old Cask Strength,Laphrohaig 10 years old (美版) vs Laprohaig 10 years old 。表面上它們都是同一個age statement,只有酒精度不同,但為何不論聞香、味道甚或是價錢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呢?
Read More »艾雷島上,嘗New Make,看之後的威士忌
今次去Scotland,有幸飲到Caol Ila、Lagavulin、Bowmore及Auchentoshan的New Make(未作陳年的新酒)。其中前兩者(Caol Ila及Lagavulin)和後兩者(Bowmore及Auchentoshan)分別隸屬Diageo及Beam Suntory。廠方分別回應了我,確認同集團使用的是同一種大麥,所以可以比較一下以相同大麥釀出來的New Make會因蒸餾廠風格帶來不同的影響。 這一篇先要講到的是Diageo旗下的Islay雙子:Lagavulin及Caol Ila。
Read More »福岡 Whisky Talk 2016
Whisky Talk是九州一年一度的威士忌界盛事,由九州的酒吧共同舉辦,目的是為了推廣酒吧文化。小編剛好有空便去了福岡一轉參與了這個活動。
Read More »Tokyo International Barshow + Whisky Expo Japan 2016
一年容易又Barshow, 5月威士忌界最大的Event除了是在Islay(艾雷島)舉行的 Feis ile外,在東亞地區相信定是一年一度的Tokyo Internation Barshow + Whisky expo Japan
Read More »尋找他鄉的威士忌- 台灣Kavalan 酒廠見學
人稱寶島的台灣,除了以美食跟美女聞名於世外,近年來台灣自家出品的威士忌也不讓友鄰的日本專美,勇獲多個國際性獎項。台灣威士忌以位於宜蘭的Kavalan(噶瑪蘭)酒廠最為觸目,它的威士忌自2011年起便開始橫掃WWA的獎項,由最初的Best Rest of World Single Malt Whisky到2015年拿下了世界及亞太區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World’s Best Single Malt Whisky),使得台灣威士忌拿下了第一個「世界一」的名譽,亦令威士忌世界的目光投到寶島之上。
Read More »威士忌產區介紹-愛爾蘭威士忌
咖啡加酒精,大家閉起雙眼會想到甚麼? 相信不用十秒時間大家都會說出愛爾蘭咖啡 Irish Coffee這款世界的酒精飲品。愛爾蘭咖啡的造法簡單,只需要把咖啡和愛爾蘭威士忌混合後即可,而今次要介紹的就是其靈魂-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
Read More »威士忌的分類
世界上有五個最主要生產威士忌的國家/地區,她們是: 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與日本;此外也有一些國家釀製不少優質的威士忌,例如德國、印度、澳洲、台灣與瑞典等等。不同產地用以蒸餾威士忌的穀物原料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是以大麥及玉米為主。以不同原料釀成的威士忌除了可大分為麥芽威士忌和穀類威士忌外,還可以再以不同的調配方式再分類。若以蘇格蘭或日本威士忌為主觀的話,威士忌大致上可分為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穀類威士忌 (Grain Whisky)和調和式威士忌 (Blended Whisky)。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