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avulin

「品飲筆記」Lagavulin “Casks of Distinction” 23 years old By Vincent Leung – Bar Ginger & Rex Tong – Whisky Lovers

Lagavulin “Casks of Distinction” 23 years old By Vincent Leung – Bar Ginger & Rex Tong – Whisky Lovers HK  Distilled in 1995  “Select Cask” European Oak #9001 (396 bottles) Natural Cask Strength :48.7% 「品飲筆記」這個專欄良久沒有跟大家見面,但遇上Lagavulin官方單桶,而且更是第一瓶在香港公開發佈的Cask of Distinction,就一定要認真記錄一下。 Cask of Distinction ...

Read More »

Lagavulin 8 Year Old (200th Anniversary)

這支Lagavulin 8年是為了紀念該廠建廠200週年紀念而出品,以48%酒精度裝樽,酒精度比一般的Lagavulin為高,但標示年份卻要比一般的要年輕得多。為何要用上一支8年酒去紀念建廠200週年呢?原來這與酒標上的一段話有關…. “We journeyed through the village of Lagavulin, ‘The Mill in the Valley’, and no prettier or more romantic spot could have been chosen for a distillery. We tasted some eight years old before starting, which was exceptionally fine” ...

Read More »

Lagavulin 官方私人桶第一人 – 趙波堯

今年是Lagavulin 200週年,除了官方一些慶祝酒款如25年陳釀,也在早前橫空出世了一款我們所知不多的私人包桶,只知道是23年的Bodega Sherry European Oak Cask單桶,寫上名字:Boyao Zhao,只有420支。也是Lagavulin第一桶私人包桶。我便聯絡了他做了一個訪問,好讓大家了解更多背後的故事。 可否介紹一下你自己? 我是趙波堯,本職工作是做化工相關的事,大陸威士忌圈裡的朋友們都叫我Talisker,因為當年正是一支Talisker 18年讓我真正愛上了單一麥芽威士忌,加上我也很喜歡Talisker酒廠,所以我後來就用這暱稱了,我大概從2007年開始喝單一麥芽威士忌,算下來也差不多10年了。 為何選擇Lagavulin? 第一Lagavulin酒廠算是我最鍾愛的酒廠之一,也可算作是單一麥芽威士忌世界里水平最“穩定”的一位,對我而言幾乎沒有差評的酒款,也不會單純為了迎合市場去出一些不太“友好”的東西,可以說酒廠態度是很嚴謹的,這我很欣賞。第二Lagavulin是老饕們的最愛,在歐洲我有蠻多資深的威士忌愛家朋友,我們經常交流,包括分享威士忌,我們懂Lagavulin,了解和喜歡它,所以我覺得我有必要呈現一種態度,挑一桶優秀的Lagavulin出來分享。第三,我想用挑選這個桶來改變中國單一麥芽威士忌愛好者們在主流單一麥芽威士忌圈裡的形象和地位,長期以來很多老外就覺得中國大陸,以及香港,對待單一麥芽威士忌像是跟風,好像“人傻錢多”一樣,但玩來玩去又只是那“幾個牌子”而已。我其實覺得事實不是這樣的,我身邊也有很多喝單一麥芽威士忌很厲害的朋友,他們只是比較少和國外溝通,他們跟我一樣在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海洋裡遨遊,我想那我先來做一個先鋒,讓更多主流單一麥芽威士忌圈的朋友們能聽到我們中國愛好者的聲音,所以我覺得Lagavulin這麼個200年”頭一回”的單桶定制榮譽也不光是屬於我個人的,同樣屬於中國所有愛好單一麥芽威士忌朋友們,這也是我當初決定要做包桶這麼一件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Lagavulin 第一支最高年份的私人包桶OB,選擇和廠商談論的過程有困難的地方嗎 ? 其實我並沒有太多去宣傳我這個單桶,但還是有些媒體開始介紹這個單桶的一些相關內容,包括所謂背後的”故事”,事實上很多東西沒有他們說得那麼簡單,包桶背後真是非常曲折艱辛,好比我看一些媒體在講,這個Lagavulin的單桶如何不菲,似乎看起來是花錢就可以辦到。誠然,你捨得花錢就有了買一個桶的機會,但你能達成最終的結果嗎?有些東西其實並不是花錢這麼簡單就能辦到,我之所以說這個Lagavulin單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懂的人一看他的包裝就會明白。其實因為這個單桶存在一些保密原則和協議,所以過多的事情我沒辦法透露,但可以說整整一年多,我都在為包桶這個事情奔波,繼續參與到這個單桶定制的每一個細節,這當然不是印一個名字那麼簡單,在這裡也非常感謝品牌方面幫我達成我的夙願。 你本人口味如何,是否最喜歡Lagavulin? 我一開始喝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時候還頗有些特定的偏愛,但喝到現在反而感覺自己的喜好很寬泛了,也很包容。 Lagavulin,Talisker和Brora是我最鍾愛的三個酒廠,但像Glendronach的一些1972年官方單桶,這類雪莉風格我也非常喜歡,所以我更多是看菜吃飯,我評價特定的酒款,但並不在意他是出自哪裡,比方說Tormore這樣的小廠,他就有些很高素質的老IB。其實單一麥芽發展到今天,所謂產地的特殊與區別性正在逐步減弱,大同化的世界裡,嚴格說只要酒廠願意,時間,環境也允許,他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你看斯佩塞也有蠻多泥炭風味的酒推出,這些和你在書上看到的並不相同,有時候酒廠說自己產品具備如何如何的特性,那更多是一種定位和大方向。所以有時候我更願意按照酒的“年代”來劃分,有些身處特殊環境和年代的老酒,他的風味就真的很難再複制,而且你發現在特定的年代和環境下,有些酒廠的風格體現是頗為有趣的,尤其和今天相比。如果現在非要讓我選一個最中意的口味產區,我覺得還是一些整體性非常好的雪莉風格,包括泥炭配上雪莉風味的呈現;Lagavulin 21年2007版我就非常喜歡,另外黑Bowmore第一版感覺也超棒,此外我經常說像降龍十八掌一般,如Brora 22年Rare Malt系列58.7度的那支酒,渾厚的泥炭與宛如置身農家這種具備突出調和特質的風格也會讓我感到相當過癮。總之單一麥芽威士忌的世界,一定要多嘗試多喝,這才是王道。 會否再包下一桶?如果會,可否透露一下? 當然會,而且已經定下了,也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酒廠,我最喜歡的三個酒廠其中一個,大家可以猜猜看。(冇理由又係Lagavulin…至於Brora已停產多年, 單桶真的不容易…看來呼之欲出了…)  

Read More »

艾雷島上,嘗New Make,看之後的威士忌

今次去Scotland,有幸飲到Caol Ila、Lagavulin、Bowmore及Auchentoshan的New Make(未作陳年的新酒)。其中前兩者(Caol Ila及Lagavulin)和後兩者(Bowmore及Auchentoshan)分別隸屬Diageo及Beam Suntory。廠方分別回應了我,確認同集團使用的是同一種大麥,所以可以比較一下以相同大麥釀出來的New Make會因蒸餾廠風格帶來不同的影響。 這一篇先要講到的是Diageo旗下的Islay雙子:Lagavulin及Caol Ila。

Read More »

後記: Whiskypeer Event 第一回: Sea VS Land(內有當晚神秘分享瓶答案)

較早前,Whiskypeer於Ginger順利舉行了第一回Event: Sea VS Land。 6支酒款分別隸屬Islay/Island(Sea)及Speyside(Land), 當晚大家仔細品飲過之後,亦選出當晚最喜愛的威士忌 當晚15位參加者與令另一場筆者朋友聚會共25人,一人一票選出,最高票數為Lagavulin Feis ile 2015 24年,Triple Matured 票數 1 Glenrothes SMWS 30.84 34年波本桶 1 2 Talisker 25年 2004Cask Strength 5 3 Glenfarclas 1990 Sherry Family Cask 信濃屋選桶 3 4 GlenDronach Milan Whisky Festival 2012 1993年 ...

Read More »

Lagavulin 1997/2013 Distillers Editions 4/502

      心算好的朋友大既都會計到,這支Lagavulin 1997/2013 Distiller’s Edition是一支陳釀了16年的威士忌,那與平常的Lagavulin 16年有什麼不同呢?最大不同除了是價錢及label之外,最重要是它曾經在PX雪莉桶中熟成了一段日子,但是味道上有沒有值回票價呢? 香氣柔和舒服,開首是泥煤、海風、煙灰及碘酒的氣味,帶典型islay的特色,卻沒有islay的強悍。及後發展出煙肉的香氣,這種煙肉氣味十分出色,是煎得香脆的那種。聞上來整體香氣都是充滿油香,還有各種乾果、黑朱古力及蜜糖的甜味,最後以多士及香料味作結。 酒體中等,一開始是煙灰的味道,然後帶出乾果及朱古力的甜味,最後以泥煤及碘酒味作結。味道偏甜而且帶油潤,感覺柔和,平衡感很好,喝起上來亦是十分舒服。 結尾長度中等,與入口時的味道相似,不過最大分別是那種香脆及充滿油脂的煙肉味道再次出場,而且亦帶有淡淡的橡木味。 一支出色的威士忌,十分平衡而且柔和。它與lagavulin 16的個性真十分相似,而它們相差的價錢個人覺得是值得付的。整體感覺很油潤,入口意想不到的柔和及甜,雪莉風格也很好的展現得出來。最念念不忘它那種像煎透了的煙肉味道,真有點像在吃煙肉…..既然煙肉已經被訂為一級致癌物,再加上一杯Lagavulin Distiller’s Edition可以負負得正吧。 評分:88/100

Read More »